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特殊障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6 01:01:1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与欧美日等国相比更加困难,这种困难与我国的文化、语言密切相关,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很少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丝绸、陶瓷、中医药世界闻名。但总体上说,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我们中国对欧美日等国的了解多。尽管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毕竟只是少数,不像英语、法语等语言,在世界上那么普及。再者,中国一百多年来,国力相对不足,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介绍也十分有限。这样,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时,许多消费者会持怀疑的态度:他们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吗?

当然,近年来,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日益引起欧美日一些著名新闻媒体和专业杂志的关注,甚至推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一些著名品牌,要想走出国门仍然困难重重。如张小泉尊刀有340年历史,同仁堂药业有100多年历史,泸州老窖有500多年历史,但国外的人不知道这些品牌的历史,因而品牌的文化积淀和优良口碑在西方国家几乎为零。不像美国的AT8T、GE,德国的西门子,奔驰等,在百年历史中到处宜传,在中国也广为人知。当它们来到中国时,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人都有所了解。一正一反,给中国品牌国际化平添了不小的障碍。

西语与汉语文字的差异,给辨认和识记带来困难西方国家文字与汉语言文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字母式的,而我们是方块式的。换言之,西语系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组合起来认知的,而中文是以一个字一个字来认知的,是格式塔式的,而不是一个笔画一个笔画来认知的。这样,中国品牌名称就很雄让欧美国家的人辨认和识记。

目前,中国品牌大多在注册一个中文商标的同时,把其拼音也注册了,如长虹CHANGHONGR,卷兰℃HUNLAN。这样在国内主打文字品牌“长虹”和“春兰”,进人国际市场后,主打拼音字母式品牌“CHANGHONG"和“CHUNLAN”。这当然是可以选择的策略,但问题仍然存在。一是拼音的字母组合模式,与英语为代表的西语明显不同。以长虹为例,Changhong中,“ang"和“ong”是一个整体组合,但在西文中却没有,对他们来说记忆性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发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西方人讲汉语,很难正确发音,不仅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不顺,他们自己也感觉不爽。如果他们无法正确发音和指认商品,那么该品牌就不会成功。

中文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后,品牌联想的丧失这个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对我们中文品牌来说,问题尤为严重。如长虹,作为彩电的品牌名称,“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长虹能给人带来“色彩斑斓,通真再现”的美好联想。又如“春兰”,在炎炎夏日,空调一开,如回到春天一般的感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长虹”和“春兰”是彩电和空调的理想品牌名称。然面,如果翻译成西文,如用拼音,即音译“CHANGHONG”和“CHUNLAN”,则由其品牌名产生的美好联想,立刻消失殆尽。

又如“娃哈哈”,作为国内当红的饮料品牌,特别是儿童饮料品牌,有着十分理想的特征:①琅琅上口,两个叠字,十分响亮:②易于记忆;③能产生美好的联想一小孩开心大笑的快乐情景,然而一旦进人国际市场用“Wahaha”,那么美好联想即刻消失,与日本的“Yamaha”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2000年6月6日,《中国经营报》头版刊出了《老名牌难搞国际化一恒源祥真的想自杀》一文。文章提到由于恒源祥品牌名不易国际化,公司正在筹划一个全新的品牌用于开拓国际市场。当然也有人对恒源样的改名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但不管怎么争论,中文品牌在国际化中的困难是突出的。


本文地址:http://www.isorenzheng.org/thread-34507-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o认证办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认证办理网 ( 桂ICP备16008934号 )|Sitemap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GMT+8, 2025-5-29 23:01 , Processed in 0.25493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