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耕文化对iso认证企业管理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8 01:00:0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农耕文化iso认证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粗放的农耕作业形成粗放做事的习惯
数千年来,个体农民干的是粗活,非分工专业化,不要精密配套,不讲求准确计量,干活随意,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这种习惯带到工厂做事,自然表现得粗放、随意、马虎。

(2)不合作症
长期单干,缺乏集体合作训练的农民,进入工商组织后,自然不善于合作,组织观念淡薄。所谓组织观念,主要是指个人与组织的合作(以往常被忽视,合作常讲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的合作)。它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应尽的责任,二是忠诚地维护组织利益。前者主要指敬业,后者主要指克己利公。个体农民出身的中国员工,大多缺乏这两点。

(3)经济连带化与关系文化
中国农耕社会的分配与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家庭共财制(西方倾向于分财制),这种共财由家庭扩散到家族、亲友、邻里等,由亲而疏形成差序的经济连带关系,强者在经济上生活上照顾、扶持弱者,是一种责任,弱者依赖强者,要求强者帮助,是一种权力。如果强者掌有公权和公共资源,这种责任——权力的连带关系,就极容易滋生靠关系走后门,利用公权徇私情的现象。而拉关系、行贿赂,则是这一现象的更高阶段发展。今天,这种关系文化已成为企业和公共组织的毒瘤,它严重地损害了iso认证企业和社会的正常运转(有关农耕文化的详述,请参看本书的附录一章)。

(4)组织公德缺乏
传统道德的实质是私德,它的道德标准因人而异,有亲疏远近之分。对越是亲近的人,越要有道德,对关系疏远和没关系的人,做了坏事,遭到谴责会更严厉。iso认证企业组织、无亲友关系的老板,不在私人关系圈以内。因此,在iso认证企业组织内,德行被个人轻视,组织公德所强调的组织责任、组织利益也随之被轻视。缺乏组织公德,给企业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5)隐性规则
中国是个盛产计谋的大国,孙子兵法、36计家喻户晓。又由于儒教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官场的残酷和黑暗,官民的阶级对立,更促进了计谋的发展和普及。
计谋作用于iso认证企业组织,便产生了干扰、对抗公开的、正式的规章、政策等显性规则的隐性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民间俗话,就是对人们隐性规则的精辟总结和普遍认同。
iso认证企业及公共管理的一大困难,就在于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隐性规则的干扰,它是执行力不佳,执行力不到位的直接原因。

(6)综合的模糊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家庭农耕是小而全、多元化、不精确计量,自我配套、自给自足的综合性经营,加上经济生活连带化,由此便容易产生与西方人擅长于分析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综合思维、整体思维、模糊思维方式。这种未经分析阶段就直接进人综合的笼统的思维方式,妨碍了iso认证企业的精细化运作。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人的素质问题。

iso认证企业的员工干部,来自躬耕田野,黄土高坡(或他们的祖先是),他们深受农耕文化影响几千年。在他们进入工业社会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几千年遗传下来的传统习惯的文化基因。因此,企业人员素质问题,对工业社会的组织规则的不适应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联想副总裁马越说:“在提升管理的变革中,最大的障碍是员工的素质和习惯。”这真是一针见血的超凡见解。


本文地址:http://www.isorenzheng.org/thread-34643-1-1.html
http://www.isorenzheng.org   iso认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o认证办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认证办理网 ( 桂ICP备16008934号 )|Sitemap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GMT+8, 2025-5-29 22:48 , Processed in 0.28698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