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度,掌握准时机分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2 01:02:1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之有度,掌握准时机分寸

开会时往往有这种情况:有时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而会议主持人却不能及时总结,提请大家转入另一项议题,便出现了冷场,拖延了时间: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有的人一声不吭,有的人反来复去,谈不到点子上,越扯越远;也有时人们争论不休、互不服气……会议上发生了冷场、争论、跑题等情况怎么办?这就要求会议主持人能够细致了解会议进程,掌握与会人员的心理,恰到好处地、适时地对会议进行引导。意见基本一致时,立即终止;意见大同小异时,允许求同存异,及时终止;很难一致时,下次再议;对于离题太远的发言,会议主持者可寻找时机予以引导、提醒.拉回正题。为了不分散大家的精力.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冲击会议的中心议题,企业领导必须十分注意掌握讲话的时机和“火候”。企业领导还要注意掌握说话的份量和分寸。这也是“度”的一种要求。

语言的份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个主题因素构成的。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所持的表情和情绪。比如,主持会议的企业领导,要批评下级人员的工作差错或较大的失误,这里就有个份量问题。如果是个别的、一般性的差错,而批评的份量过重,未免有小题大作之嫌,本人不服气,大家也不满意。如果是较大失误,而批评份量过轻,既达不到教育本人的日的,又给大家一种袒护当事人、文过饰非之感,不能使人闻者足戒。当然,不做具体分析,以理服人,而是无限上纲,乱批一通,也不会有好效果。因此,根据问题的性质、程度,在讲的时候,就有一个轻重之间怎样才算适宜的分寸问题。
分寸是衡量语言份量的尺度。而要把握好分寸,一是注意词意上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二是注意态度和语调的区别,这种分寸也是会影响到份量的。我们的目的是,既要弄清问题,又要教育职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严肃的批评,不一定非要高门大嗓、声色俱厉不可。语言尖刻,态度粗暴,甚至出口伤人,以挖苦、讽刺、嘲笑他人为快事,必定造成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团结。


本文地址:http://www.isorenzheng.org/thread-34719-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o认证办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认证办理网 ( 桂ICP备16008934号 )|Sitemap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GMT+8, 2025-5-29 22:29 , Processed in 0.2805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