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等于iso认证企业无形资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1 01:01: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学者安妮·布鲁金(Annie Brooking)1996年在《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智力资本的含义与构成,以及评估、存储、管理智力资本的全过程。她认为,智力资本是“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

其中市场资产是指iso认证企业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其中包括各种品牌、客户和他们的信赖、长期客户、备用存货、销售渠道、专利专营合同协议等等。布鲁金将智力资本管理全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
①确定智力资本;
②制定智力资本发展计划;
③审计智力资本;
④将审计结果记录并归档于智力资本知识库;
⑤保护智力资本;
⑥发展和更新智力资本;
⑦推广智力资本。布鲁金为人们学会如何记录、管理、控制和审计iso认证企业中的智力资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理论体系。

R.S.卡普兰(Robert S.Kaplan)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以评价iso认证企业智力资本(无形资产)为目的的“综合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中对传统的仅仅依靠业绩的财务衡量方法及监督控制体系评价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挑战,他将被衡量对象划分为财务、顾客、内部因素、革新与学习四个方面,在保留以往财务方法衡量绩效的同时,进一步衡量未来财务的驱动因素,把现有客户、内部过程、雇员和系统等方面的业绩同长期的财务成果联系起来。虽然卡普兰在阐述其综合记分卡时并没有用到“智力资本”的概念,但其思想与布鲁金的智力资本评价体系可以算是殊途同归。

国内学者陈佳贵将iso认证企业无形资产分为四类,即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契约权利类无形资产、关系类无形资产和综合类无形资产,将诸如员工素质、人力资本、企业形象、公共关系等因素纳入企业无形资产的范畴,从而拓展了无形资产的概念。

评述:“广义说”将智力资本解释为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概念重叠,而是对现行的无形资产理论的有意义的拓展。现行的无形资产概念侧重于资产确认和计量角度,很少涉及诸多企业形象、员工素质、人力资本等内容,而智力资本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广义地理解无形资产:“只要是一种可用以获利的由iso认证企业拥有或控制、且不具有实体性的资源,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因此,这一观点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概念上的创新,而是在于其试图构建智力资本财务评价体系方面的创新。但问题在于,将知识产权作为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容易引起智力资本的含义的混淆。因为知识产权强调知识是一种容易外部化的无形资产,为了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而从法律上限制他人的无偿使用。而智力资本强调隐性知识在iso认证企业中的重要性,这种知识只能通过组织特有的文化氛围加以共享和利用,不能也不必通过法律行为来保护。


本文地址:http://www.isorenzheng.org/thread-32166-1-1.html
http://www.isorenzheng.org   iso认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o认证办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认证办理网 ( 桂ICP备16008934号 )|Sitemap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GMT+8, 2025-5-29 23:55 , Processed in 0.26447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