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主持会议的语言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5 01:00:1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领导主持会议的语言特点

主持会议的语言表达活动,作为一种与其它语言表达活动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独立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论开什么样的会议,都必须事先拟定好一项或几项议题,这是会议的目的、核心和灵魂。这样,会议主持者的首要责任,就是组织引导与会者,围绕议题,完成议题。主持者讲话的内容和思路都必须突出强调中心议题,为中心议题服务。会议主持者置身于一个同与会者面对面的语言表达环境中,并且除传达文件外,通常不宜用书面文稿照本宣科。因此,如果说得不合分寸,不合身份,或政策精神把握不准,就会使人产生鼓义和误解,影响会议效果。所以,语言必须要准确、鲜明。具体一点说,就是遭词造句要字斟句酌,确切地表情达意,如实地、恰如其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鲜明”是在“准确”的前提下而言,只有准确才能谈得上鲜明,而鲜明则能够把要说的意思更突出、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增强其准确性,使与会人员更好地所握会议精神。

精炼就是简洁、洗炼,要言不繁,言简意赅;概括是在接触外界事物后,把综合感觉到的材料加以归纳、整理、改造,找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使之上升为理性和理论的高度。精炼和概括都是对事物的认识达到精辟透彻程度的反映。如果对客观事物复杂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缺乏深刻的了解,头脑里只有一堆芜杂纷乱的印象,那是无法表达得精炼、概括的。严谨,是指会议主持者讲话力求周延而没有漏洞;灵活,是指临场随机应变,临时调整、变动会前准备的讲话提纲,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这都是经常遇到和非常必要的。

为了达到会议预期目的和不讲错话,会议主持人往往在会前经过反复思考,拟出讲话提纲和腹稿,从讲话的顺序、结构到重点内容,都成竹在胸。但是,尽管准备得再充分,临场听众的反映会前是无法完全估计到的,又不能排斥、压制与会人员的不同意见,所以,会前拟好的提纲要留有余地,带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为好。这样,在主持会议过程中,既不轻易离开提纲随意发挥,又不会把提纲当框框束缚自己,从而可以根据会议的实际情况和与会人员的意见及时加以修改补充。

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可能都是一个知识层次,都有相同的理解水平。会议主持人不能不看对象,不管效果.在讲话中大谈其艰深难懂的东西。即使是政策性、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会议,主持人也要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内容,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更多的与会人员不感到枯燥艰涩,而易于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具有较高的政策、业务或者学术水平,同时又具有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本领。通俗易懂的语言不但让人听得不吃力,还会给人一种亲切朴实、平易近人的感觉,能缩短主持者同与会者的距离。当然,通俗不是浅薄庸俗,这是毫无疑问的。

幽默是机智思维的结果。幽默的语言闪烁着智慧和文明的火花。一定程度的幽默感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它反映了会议主持者自信、乐观、豁达、充实的精神面貌和风度。生动主要是讲话感情色彩强烈、丰富,使与会人员对主持者表达的各种思想观点和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幽默和生动密不可分。在讲话中,适当插入幽默的语言材料,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趣味性,产生感染力,还能使与会人员在紧张的听讲中获得愉快的放松,同时又深受包含在幽默之中的道理的启迪,促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于接受主持者的思想观点和施政主张。会议主持人应发音标准(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自然,语调变化得体。如果发错了音、读白了字、南腔北调,都会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此外,还应讲究表情、举止、坐姿、衣着、发型等,做到文明庄重,落落大方。


本文地址:http://www.isorenzheng.org/thread-34718-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o认证办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认证办理网 ( 桂ICP备16008934号 )|Sitemap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GMT+8, 2025-7-2 07:17 , Processed in 0.2757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